3分鐘即興演講到底有什么魔力?能讓一位演講者,在短短3分鐘之內就會演說呢?
第一步:故事
吳帝聰老師說,在短短的3分鐘內,你最好只講一個主題,發表一個觀點,在這3分鐘時間內,全力以赴讓你的觀點“植入”聽眾的大腦中。
那么,在如此倉促的時間內,如何開始一個話題呢?舉例子,也就是講故事。
講故事,是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天性。對于演講者來說,圍繞著一個話題,搜索頭腦中的故事并表達出來,比現場講一堆理論要容易得多。
對于聽眾來說,當演講者一開場就講一個真實具體的故事,聽眾很容易就被帶入到那個場景中去,帶入到演講者的語境中去,跟隨著演講者情緒的喜怒哀樂。
因此,吳帝聰老師建議,當你在任何的臨時場合講話時,一時不知道講什么,講個和這個話題或觀點關聯的故事吧,這會讓你的觀點更吸引人、更有深度,也會讓演講者慢慢進入演講狀態,不那么緊張了。
第二步:連接
聽眾愿意聽演講者講故事,更愿意聽演講者講故事背后的原因和感受。也就是說,當一位演講者在講完故事后,一定要聯想到自己,讓故事和自己產生連接。因為,聽眾主要的目的不是來聽故事的,而是聽演講者的觀點的。
試想,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者,你的客戶或員工在聽完你的故事后,是不是會更想了解你自身是怎么看待這個故事,這個觀點的?以及這件事對你自己有什么影響?
同時,連接自己,是演講者個人發表自我見解的關鍵一步。所謂“一千個讀者,就有一千個《哈姆雷特》”,對同一個故事,不同人的看法必然會各不相同。聽眾需要從演講者那里了解到你對這個故事的解讀和看法。
比如,馬云前段時間在澳洲做了一個演講,講到當年和澳洲一對父子的跨國友誼。對這個故事,有人看到的是友誼,有人看到的是不可思議,而馬云對此的理解是:和這對澳洲父子的友誼,讓他開始看世界,并從世界的維度看中國。
第三步:分享
那么,如何發表你對這個故事的看法?最簡單而真實的方法就是分享你的感受。對一位演講者來說,馬上梳理出一個條理清晰的觀點可能會比較困難,相對來說,馬上分享你對演講的感受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。
情緒是觸動臺下聽眾的根本,演說者與聽眾連接的兩道法門一是細節,二是情緒。一個人在臺上的喜,能引發向上情感,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;一個人在臺上傳達憤怒,能釋放內在的壓抑的能力,拉動臺下人的情緒;一個人在臺上的哀愁,能引發觀眾的思考與進入,讓彼此的內心無限接近;而一個人在臺上恐懼的表達,能更具感染力,牽動臺下聽眾的心緒。
第四步:大我
從第一步到第三步,都是以演講者為核心,分享演講者的故事和感受,最后一步,一定要和聽眾產生清晰的連接,讓你的觀點能夠真正影響到聽眾,最終讓聽眾產生行動。
最后一步,號召呼吁,從演講者自身的“小我”上升到整場聽眾甚至更大范圍人群的“大我”層面。
需要注意,號召,一是要簡短有力,號召的內容盡量字數少一些;二是要具體,比如“注意交通安全”與“不要把頭伸到車窗外”相比,后者就更為具體;三是要容易去做,這樣大家才會去踐行。
對于企業領導者來說,最后的號召呼吁是最終的目的。不管是內部講話激勵員工,還是對外招商打動客戶,最后充滿激情和力量的號召,無疑相當于為整場演說一錘定音,決定著整場演說最終是否能產生結果。
因此,對于商務演說而言,號召呼吁絕不是可有可無的,而是最終關鍵的一步!
吳帝聰簡介:中商學院(中商大學)創始人,中商學院是國內專業的招商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,旨在用系統的招商思維及實戰的招商培訓課程,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人才、資金、市場等問題,幫助企業突破招商瓶頸,構筑完善的招商系統和管理系統,從而實現企業的業績暴漲、老板的身心解放!
咨詢合作、報名課程
請加微信號:18254907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