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講是一種面向聽眾進行的正式講話,是就某一事件、某一問題向聽眾發表個人見解,論證個人觀點。
演講者在演講時可以單向思維、單獨表達,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不講規則、隨意表述。
1.充分準備
林肯曾說:“我相信,我若是無話可說時,就是經驗再多、年齡再老,也不能免于難為情的?!边@句話意義深刻:精彩的演講必須經過充分的準備。
盡管不少演講是即興而為,但要出彩,就不能不在平時多做一些必要的準備,比如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多看、多想、多問、多記,積累必要的素材。
唯有認真積累,才會有出色的表現。演講詞不一定要落筆成文,但出色的演講少不了事先認真地撰寫提綱。一份要點明確、層次清晰的提綱,是演講必不可少的提要與骨架。
如果條件允許,應進行必要的預先演練。演練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提前發現問題。
2.精彩亮相
對于演講來說,沒有出色的開場白可能意味著失敗。所以,要精心安排好開場白,以求先聲奪人;切忌陳詞濫調、平淡無奇。演講的開場白沒有固定模式,可以靈活運用以下幾種方式。
提綱式:演講開始先扼要地介紹一下自己要講的問題,使聽眾有一個整體的認識。
提問式:在演講開頭先提幾個問題,把聽眾拉進你的思維空間,并和你一起進行思考。
即興式:根據會場氣氛發表即興的開場白,使聽眾在感情上產生共鳴。誘導式。把有關問題先提出來,使聽眾產生洗耳恭聽的興趣,比如一個與演講內容有關的有趣故事。
3.有禮有節
在演講現場,如果有幾位演講者同時進入會場,不必在門口推辭謙讓,應以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入,并站到指定座位與其他演講者同時落座。
演講開始前演講者應向主持人微笑致意,然后穩健地走到講壇前,自然地面對聽眾,向聽眾行舉手禮、注目禮或微鞠一躬,爾后以親切的目光環視聽眾,以示招呼,并借以鎮場。
演講中對聽眾的稱呼有泛稱和類稱兩種。泛稱具有廣泛性,普遍使用的有“同志們”“同胞們”“朋友們”等;類稱是具體適用于某一類人的稱呼,如“領導們”“同學們”“戰友們”等。
使用泛稱還是類稱,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。演講者的站位不但要考慮演講時自己的活動是否方便,更要考慮聽眾觀察演講者是否方便。站姿要得當,給人以美感。目光要落到每位聽眾身上。
4.修飾語言
演講的語言應當生動、形象、風趣、幽默。要做到這一點,演講內容須深入淺出,理論聯系實際,善于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生動事例進行詮釋,可以多舉案例,多打比方。
另一方面,切忌出現以下問題:無意義的雜音、鼻音;矯揉造作的語調;過多的方言、外來語;不堪入耳的粗俗語言;“這就是說”“反正”等習慣贅語;夸大其辭的語言;吞吞吐吐的語言等。
演講時的聲音高低要根據會場大小和聽眾多少來定。聲音過高會顯得不自然而且缺乏親切感,聲音過低則壓不住場。演講者還應控制好演講的節奏與聲調,力求悅耳動聽、抑揚頓挫。
此外,演講時應聲情并茂,結合演講內容輔以適當的表情、神態、語調和動作。表情、神態、語調和動作過度夸張,或者面無表情、神態漠然、動作呆板等都是不適當的。
5.克服膽怯
演講者上臺后不要急著作自我介紹,而是先與聽眾有一個目光的交流。
當你以微笑面向聽眾,聽眾也會以微笑作為回報,而聽眾的微笑能幫助你緩解壓力,消除緊張情緒。萬一在演講中發生怯場,如何消除緊張心理?
卡耐基提供的基本經驗是:“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,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;你是神氣的債主,根本不用怕他們?!边@種心理對演講者很有幫助。
6.善始善終
演講者演講完畢離開講壇前,應向聽眾點頭示意或稍鞠一躬,然后含笑退場。退回座位時不要過于激動、匆忙,不要洋洋得意,也不要羞怯、忸怩。
如果掌聲經久不息,演講者應再次上臺表示謝意。演講結束后,演講者可能會由主持人陪同先行退場,這時如果聽眾出于禮貌起身熱情鼓掌,演講者也要熱情回報,或鼓掌,或招手致意,直至走出會場。
了解吳帝聰老師《七勢招商銷講班》課程,請加微信:1825490717
